近日,Facebook Reality Labs為虛擬現實體驗開發(fā)了一種名為“PinchType”的輸入法。主要依靠手部追蹤,將不同字母輸入固定分配給特定手指動作,例如將拇指與一根手指并攏時,用戶即可選擇與并攏手指對應的字母行。測試者每分鐘能夠輸入 12 個字,如無須修改則能達到 20 個字。
這種基于AR的輸入法也可看作是一種虛擬鍵盤。而虛擬鍵盤本身早就已經出現,它可以幫助人們脫離物理鍵盤,只需要在空氣中輸入文字即可被電子設備識別。虛擬鍵盤一般采用激光投照技術,幾乎能在任意平面上投影出全尺寸的電腦鍵盤。尤其是可以方便智能手機和平板用戶的打字需求。
在這些小屏幕的硬件設備普及的當下,虛擬鍵盤的市場更大,不少公司看到了其中的商機,先后致力于對虛擬鍵盤的研發(fā)。
在2013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,一家IT公司展示了利用體感技術的虛擬鍵盤。該技術利用了一款智能軟件和平板電腦的前置攝像頭,只要安裝了這款軟件,就能在任何平板電腦上使用虛擬鍵盤。
除了普通公司之外,一些大企業(yè)也致力于此。 2016年,谷歌推出了名為daydream Keyboard的安卓應用,該應用基本上就是在虛擬環(huán)境中放置一個虛擬鍵盤。除了一個單獨的浮動數字輸入界面外,這個虛擬鍵盤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普通的安卓鍵盤。用戶需要把鼠標懸停在自己想要點擊的字母上,通過虛擬光標進行輸入。該技術是為搭載daydream功能的安卓手機設計,但如果是長時間使用,操作方面似乎會顯得過于繁瑣。
2017年,微軟新專利 “全息鍵盤顯示” 在AR/VR環(huán)境中通過虛擬鍵盤來感知用戶的輸入,并讀取用戶手勢來模擬文本鍵入,放棄了實體的鼠標和鍵盤,卻可以實現它們的功能。當時這項技術看上去更適用于游戲,但微軟的目標卻是企業(yè)用戶。在微軟的設想中,該技術結合AR/VR頭顯,工作者可以不需要桌子,甚至不需要集中的工作場所,因為頭顯設備可以將桌面PC虛擬化,讓用戶能在各種情況下都使用手勢進行輸入。
可以看到,許多企業(yè)都熱衷于此。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,2020年了,虛擬鍵盤依然沒有成為大眾化的工具。當然也是因為其自身還不夠完善:虛擬鍵盤手感遠不如真實鍵盤,使用之前的準備工作也非常麻煩,似乎還不如用手機或平板直接打字。另外虛擬鍵盤的價格也并不十分親民,對許多用戶而言又并非剛需,因此沒能普及也在情理之中。
但這并不代表虛擬鍵盤就沒有未來。 可以看到許多知名企業(yè)都有過這方面的意向,如今Facebook再度推出虛擬鍵盤,說明這一領域還是蘊藏著非常巨大的潛力和價值。每一種新技術出現之初都不可能迅速普及,但最終都可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事情。以前在許多科幻片中出現的指紋解鎖、刷臉識人等技術,看上去是那么不可思議,如今也都成為現實。
因此我們完全可以相信,虛擬鍵盤在經過不斷的改進之后也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。如今越來越多設備上的實體鍵盤都已消失,被虛擬按鍵取代。那么按照這個方向繼續(xù)發(fā)展,虛擬鍵盤普及也并非完全不可能。不過想要實現這一點,還是要等待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逐漸養(yǎng)成的用戶習慣。文/東方亦落
申請創(chuàng)業(yè)報道,分享創(chuàng)業(yè)好點子。點擊此處,共同探討創(chuàng)業(yè)新機遇!
繼VisionPro之后,蘋果正在籌備VisionPro的“平替版”6月初,蘋果公司發(fā)布了其第一代MR頭顯——VisionPro,產品一經發(fā)布,便在科技圈引起熱議。甚至庫克本人在發(fā)布會上表示:“就像Mac讓我們接觸到個人電腦,iPhone讓我們接觸到移動計算一樣,VisionPro將向我們介紹空間計
第81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于4月21日-23日在江西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如期舉辦。展會上,大朋VR旗下產品在包括萌科科技、東湃科技、矩道網絡在內的多家教育培訓內容商聯合展區(qū)之中頻頻亮相,展示內容囊括元宇宙教育、消防安全教育、K12現代化教育等諸多領域,吸引了眾多關注。教育領域多面手:元宇宙、安全、K
4月1日下午,上海Razer雷蛇陸家嘴中心店內,B站百萬粉絲UP“守拙君”與知名游戲UP“沈奕辰”各帶一隊人馬,頭戴大朋VRE4,在虛擬空間你攻我守,酣戰(zhàn)地不亦樂乎......這是大朋VR所舉辦的首屆“E起熱愛”菁英玩家見面會活動的精彩一隅,參與者們所展現出的投入與快樂,正貼合該活動題的主題——熱愛
VR無疑是近年來大熱的商業(yè)概念之一,被認為是通往元宇宙的“鑰匙”,但是在過去的一年,關于VR“涼了”的言論甚囂塵上,不少報道指出VR產業(yè)存在內容短板、場景不足等諸多痛點,市場似乎正在對VR失去興趣。不過,北京飛天云動科技有限公司(下稱“飛天云動”,06610.HK)發(fā)布的2022全年財報,大大提振了
高考一結束,忙壞了海內外一眾大模型。豆包、DeepSeek、ChatGPT、元寶、文心一言、通義千問……掀起了一波“AI趕考”大戰(zhàn)。據悉,去年高考期間,大模型的成績才勉強過一本線,今年集體晉升985。據悉,豆包甚至過了清北的錄取線。頭部大模型在高考“考場”上玩得不亦樂乎,中小AI創(chuàng)企的處境卻日益尷尬
文/二風來源/節(jié)點財經每年高考成績放榜后,數千萬考生和家長將迎來另一場硬仗——填報志愿。今年,這一領域迎來了AI的全面介入,多家互聯網大廠和教育公司紛紛推出智能志愿填報產品,為考生提供院校和專業(yè)選擇建議。據艾媒咨詢數據,2023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(guī)模約9.5億元,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報服
蘋果還沒從WWDC25的“群嘲”中走出,又迎來了一次新的痛擊。據路透社報道,21日,蘋果公司遭到股東集體起訴,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將先進生成式AI整合進語音助手Siri所需的時間,導致iPhone銷量受影響、股價下滑,構成證券欺詐。在這份訴訟中,庫克、首席財務官凱文·帕雷克及前首席財務官盧卡·馬埃
華為的盤古大模型終于推出新版本了。6月20日華為云計算CEO張平安宣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節(jié)點的新一代昇騰AI云服務全面上線,盤古大模型5.5同步發(fā)布。不過,當前國內的AI大模型競爭可謂是相當激烈,華為的盤古大模型在眾多大模型中并不是十分出眾。華為云此次重磅推出的盤古大模型5.5能否從
一場沒有羅永浩的“羅永浩直播”,正在改寫帶貨規(guī)則當數字人羅永浩在百度直播間舉起青島啤酒,以標志性幽默回應粉絲提問時,彈幕瘋狂刷出“這是真的還是假的?”的疑問。這場持續(xù)近7小時的直播,創(chuàng)下1300萬人次觀看、GMV突破5500萬元的驚人戰(zhàn)績,甚至超過了他本人一個月前真人直播5000萬元的成績。數字人主
高頻互動、個性化教學、突破成本壁壘,AI老師讓英語學習更普惠。6月24日,新東方正式推出面向消費者的首款原創(chuàng)AI教育產品——“新東方AI1對1”。這款產品標志著新東方在教育+AI戰(zhàn)略布局中邁出關鍵一步,旨在以科技力量推動優(yōu)質教育資源的普惠發(fā)展。在發(fā)布會現場,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表示:“AI
大家好,我是白楊SEO,專注SEO十年以上,全網SEO流量實戰(zhàn)派,AI搜索優(yōu)化研究者。為什么想分享這個AI工作流及coze扣子這個?因為我們搞流量的如果學會了用AI給我們生產提效將更有助于我們去獲客。目前白楊SEO用得并不是很好,分享僅供參考,希望給你一些啟發(fā)。老規(guī)矩,先說下文章大綱如下:1、AI工
近期,“AI新云”(NeoCloud)概念在科技圈和投資圈引發(fā)熱潮。今年3月,被業(yè)內稱作“英偉達親兒子”的AI基礎設施企業(yè)CoreWeave上市。這家依托英偉達GPU資源沖擊新云市場的初創(chuàng)公司,上市不到3個月市值飆升359%,達881億美元。CoreWeave的“身價暴漲”吸引了無數視線。對此,不少